經濟與管理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探索新課題、吸納新元素、緊跟新訴求、構筑新格局,切實推進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做細,讓心理育人工作“暖”起來。
探索新課題,與社會發展要求同頻共振。心理育人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良性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重要舉措。學院育人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突出思想引領,加強頂層設計,從傳統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濟困型”育人轉向滿足時代新要求的“成才型”育人,從更廣視角、更大范圍培養學生獨立健全人格、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潛能開發,實現自我成長和奉獻社會,推進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學化、長效化發展。
吸納新元素,與網絡科技發展互融共進。學院主動占領網絡陣地,以“ 兩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媒為重要抓手,鞏固壯大主流思想影響力,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弘揚網絡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圍。發起 “傳遞心聲,驛動心靈”系列師生朋輩線上交流會、“讀書映智慧”線上自習室,著力打造學生網絡心理發展平臺“經管小彩虹”,開設“虹·推薦”“虹·日簽”“虹·心語”“虹·活動”等板塊,通過網絡平臺凝聚學生,促進師生朋輩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斷增強心理育人工作的實效性。依靠先進科技提升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水平,應用微信端小程序“我在校園”實現心理問題重點關注學生簽到監測,對于學生異常行為做到及時發現和關注。
緊跟新訴求,與學生成長需要同向同行。把實現學生自我成長與發展作為心理育人核心任務,提出“階梯式育人”與“浸潤式育人”結合的雙向育人模式。“階梯式育人”依托學校相關文件要求,以各階段大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為導向,分層分類進行精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舉辦“溫心啟航,驛展風華”新生軍訓團體輔導活動,幫助新生破除人際壁壘,快速融入大學生活;開展“驛動心靈,隨夢起航”學習分享講座,有效預防學業問題引發的低年級學生心理危機;進行畢業班離校團體心理輔導,后移育人終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個人潛能,減緩焦慮情緒。“浸潤式育人”以心理素質拓展活動為抓手,采取“團體輔導+問題研討+專業解惑”的方式增強教育實效。通過舉辦“彩虹大講堂”系列講座、“彩虹半小時”系列心理沙龍、“心向彩虹,與你相寓”宿舍分享茶話會、“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朋輩互助關系建設等線上線下活動,圍繞生命教育、人際溝通、宿舍關系、情緒管理等主題探討心理發展,為學生心理健康良性發展保駕護航。
構筑新格局,推進育人工程品牌化建設。充分發揮品牌活動影響力與集聚效應,聯動彩虹小使者、輔導員、專業課教師等多方力量探索形成“彩虹大調研”“彩虹大講堂”“彩虹節”“彩虹心理健康教育季系列”四大“彩虹”品牌活動,推進心理育人工程縱深發展。彩虹大調研立足大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發放問卷收集信息并研判,破除師生溝通壁壘,還原學生實際需要,反饋活動實際成效;彩虹大講堂邀請心理學專家與心理社團指導老師定期舉辦,講授心理健康專業知識,宣傳推廣心理咨詢渠道,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彩虹節以積極心理教育為目標,輔導內容涵蓋壓力管理、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時間管理、困境面對五個板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自我成長與發展;彩虹心理健康教育季系列活動深入貫徹專項行動文件精神,聚焦重點,破解難點,與德育、美育相結合激發學生積極情感與健康心態,充分挖掘利用學院和學校其他部門外部支撐,共同畫好心理育人“同心圓”。
撰稿人:張瑞君 審核人:李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