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定于2016年1月6日(下周三)下午15:00 在學院4樓多媒體教室,由我院教師邢一亭作“文獻綜述方法與經驗交流”學術講座,望各系秘書通知所在系所老師。歡迎廣大師生踴躍參加。
邢一亭為我院電子商務系講師,2013年在國際期刊《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所發表的綜述類論文《Operations Research(OR) in Service Industries : A Comprehensive Review》被ESI高引用論文收錄。這是目前所檢索到的我校第一篇ESI收錄論文。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論文是指該論文被引用次數在該學科處于全球前1%水平的論文,此類論文通常在其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是其研究成果得到學術界大量關注的重要體現。同時,其對于高校學科建設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在學科評估指標體系中,有ESI高被引論文收錄的學科將獲得額外權重分。教育部自2012年開始,已將ESI相關論文統計結果作為評價高校辦學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基本指標,ESI學科排名已逐漸成為對學科建設績效評價的新指標。
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湯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團在匯集和分析ISI Web of Science (SCIE/SSCI)所收錄的11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紀錄上建立起來的分析型數據庫,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分別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居世界前50%的國家/地區和居前0.1%的熱點論文。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平、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平進行全面衡量,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在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發的中國高校發表的SCI論文中,能入ESI高被引論文的只有不到1%的比例,如北京大學321篇,占1.13%;清華大學301篇,占0.96%;浙江大學150篇,占0.50%;南京大學109篇,占0.57%;武漢大學60篇,占0.54%;東北大學9篇,占0.23%;西北工業大學3篇,占0.04%。